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普当乡普堆村的索朗卓嘎今年70岁,有着52年党龄。记者初次见到她,是在普堆村的村史馆。
普堆村党支部书记琼达告诉记者,索朗卓嘎时常停留在村史馆,随时准备给村民讲解党的惠民政策,娃娃们也不时地拽着老人的手,听她讲过去的事情。
索朗卓嘎从1992年开始,当了整整31年的村妇女主任。“虽然年纪大了,但她仍坚持帮村里做事。”村党支部书记琼达说,全国两会期间,索朗卓嘎每天都按时来这里收听收看两会盛况,学习会议精神。
2019年,村里的引水渠因年久失修,淤泥堵塞、漏水严重,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。于是,村里发动村民对水渠进行全面清淤维护,恢复沟渠蓄排水功能。期间,索朗卓嘎又“闲不住”了,决定发挥自己的作用:“虽然自己不能亲自上场出一份力,但绝不能让村里施工的老少爷们没饭吃、没水喝。”
于是,索朗卓嘎组织村里几名妇女搞起了后勤,有的负责买菜、有的负责做饭……大家分工明确、井然有序,每天按时把可口的饭菜、香醇的酥油茶送到村委会,等待施工队伍归来。工期紧张时期,她们还直接将饭菜和酥油茶送到工地上,为施工队员留点歇息的时间。在索朗卓嘎的示范带动下,全村群众团结协作、各司其职,水渠清淤工作进展迅速,温暖的味道充满了整个村庄。
普堆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,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。在脱贫攻坚期间,为了改善部分村民的居住条件,当地政府实行易地扶贫搬迁。这本来是件利民的好事,但因故土难离,不少村民存在抵触心理,包括索朗卓嘎的儿子,在思想上也一时转不过弯来。
为了说服村民,索朗卓嘎专门到易地扶贫搬迁点进行了实地考察。
回到家里,她向儿子详细讲解了党的惠民政策,展示了搬迁点照片,并讲述了搬迁点良好的生活环境。最终,儿子心里的顾虑消除了,压在索朗卓嘎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。随后,索朗卓嘎又同村干部一起,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:“挪穷窝、换穷貌、拔穷根……到了新家园,我们能有更好的就医、就学环境,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,咱们就能走上致富路啊。”
一星期后,村民高高兴兴地举家搬迁了。他们搬出大山,“搬”来了幸福,端稳了“饭碗”,有效解决了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”的问题。(记者 汪纯 通讯员 韩丽苹)